2021年起全面禁止進口洋垃圾#,國內廢品回收市場將遍地生金。而面對如此機遇遍地的行業,如何才能讓自己成功抓住機遇并魚躍龍門呢?下面就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干貨了,大家往下看:政策出臺,洋垃圾被禁。

2020年臨近結束之際,我國終于針對洋垃圾“下手了”。在11月25日,由生態環境部、商務部、國家發改委、海關總署聯合發布了《關于全面禁止固體廢物進口事項的公告》。這也就意味著,從2021年起,我國將全面進入固體廢物進口禁令的時代,而這也為后來的廢品回收行業的崛起埋下了伏筆。

缺口過大,政策草率了?

我國進入無固體廢物進口時代是好事,但身為資源消耗巨大的我國,這樣草率的斷掉真的好么?要知道,在廢紙進口量連連降級的2020年,僅一年(1-10月)的廢紙進口量就已達到509.8萬噸!而用來造紙的紙漿更是進口了16.67百萬噸。據統計,往年紙漿的進口量大約為200萬噸,相當于是220萬噸的進口廢紙,但即便如此,距離彌補禁令所造成的廢紙供應缺口依舊差之甚遠。

正如以上中所說,互聯網+廢品回收模式在一夜之間爆火,而其之所以能成為暴利行業,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廢品回收。眾所周知,廢品回收行業雖以臟亂差出名,但該行業卻造就了無數有錢人,例如玖龍集團董事長張茵等,而各位身邊肯定也有幾個因為收廢品而發家的人,而他們的資產和收入,也因此成為了我們酒桌上的話題。

想必大家也知道,廢品回收并不是誰做誰發財!所以,很多人理智的沒有去做,但不乏有志之士,于是便有人哭有人笑。只不過有一個事實無法否認,那就是廢品回收行業是真的暴利,至于怎么暴利,大家可能多少的知道些,但不是很清楚,那接下來咱們一起來剖析下這個低調的暴利行業。

但這個互聯網+廢品回收模式,卻不僅僅只是“薅羊毛”。因為該模式以微信小程序和公眾號為媒介,使得廢品回收成為另一種“外賣”,客戶手機點一點,廢品小哥上門收廢品,將賣廢品的過程簡單化,透明化。而廢品在回收后,更是直接對接紙廠或打包站,省去中間商,在賺取大量差價的同時,增強客戶對該模式的粘性。

所以,互聯網+廢品回收模式之所以能夠爆火,靠的是移動趨勢!其實在當下,商機遍布,就連收好廢品都能做個土豪,還有什么不可能的呢?有時候,你缺少的不是努力,而是機遇和選擇。